我發現在我身邊跟著我很久的東西,通常都不是我最喜愛的東西。

例如這隻手機,我其實一點也不喜歡這隻手機,但它也跟了我快兩年。當初我是因為舊的MOTO手機壞了想要買另一隻NOKIA 6230,那時6230剛出來沒多久,頗迷人。可是我是一個有奇怪購物習慣的人,對於金額小於3,000新台幣的東西,通常毫不考慮就買,但是超過3,000就會考慮很久,而其實多買幾件3,000也早就上萬。

而那時候我在手機店,已經去提款機領好錢,正要買時,不知為何又猶豫了起來。我是那種通常會為自己也說不上來的原因而猶豫的人。我爸在旁邊說,如果你不想買,那我這隻你就拿去用。因為我爸那時買了T610沒多久,但他用不習慣,所以想換回舊的手機。我想想就說好吧,讓小姐把已經填好的資料撕掉,已經拿出盒子的手機又收回去。

於是我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與這隻手機相處了一年多。當中當然也有發現,他其實有一些優點,例如待機時間頗長,而原本很不習慣的界面,用久了也就習慣了(雖然我居然到現在還不知道它有鬧鈴功能)。這一年多來當然也看過許多令人心動的手機,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東西看了喜歡覺得很好,但是就是缺乏一種「致命的吸引力」的感覺,或者是讓人覺得有「對!就是你!沒有買下來我會後悔!」的念頭。而結果陪在身邊最長最久的手機,是我不花力氣取得的手機,而我卻其實對它有過一點心動的感覺也沒有。
我的這台CD隨身聽也是如此。它存在已經超過十年了吧,唸書時我把它接上兩個好一點的喇叭,因為這樣放著比床頭音響不佔空間,同時音效也好些,因此就一直這樣放著。幾年前它曾經一度瘋狂跳針,會挑片,有些CD都不能放,那時候很想把它換掉。但是又不想在去買一台CD隨身聽,感覺似乎不是很值得,而它過了幾年不知道為什麼(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又開始慢慢比較不跳針了,於是他又默默地窩在角落,就這樣又過了好多年。可是說實話,我並也不喜歡這台CD隨身聽,也忘了當初家裡是為何買了這台CD隨身聽,可是它也就不知不覺在我身邊一直窩到現在。
這個錢包,也是如此。這個錢包大約用了有六年多,已經有點變形了。它並不是什麼很貴的錢包,是我唸書時候買的一個一千多塊的錢包,可能是用比較久了,如今我放在裡面的信用卡有時常會掉下來,所以又有了想要換一個的念頭。其實我當兵的時候它曾經在我的抽屜裡安靜地度過了兩年的時光,因為我當兵時按照前輩指示去買了一個運動錢包來用。不過退伍後,我又還是把它拿起來用,其實比它好看的錢包真的太多,說穿了也只是因為習慣了而已。

我的眼鏡,也是同樣的故事。我現在戴的這副眼鏡,十分破爛,已經戴了有快七年,外層鍍的膜已經因為我長久以來不良的擦拭習慣,磨花了,所以會有點霧霧的,鏡片右角也有點破損。而且其實這個鏡片角落有點厚,有時戴起來並不好看。其實我這幾年來也重新配了三副眼鏡,加上人家送的依附一共四副,但是沒有一副戴得習慣。不知道為什麼,新眼鏡戴上去總會覺得怪,但也說不上哪裡怪,就會覺得不太像我。而其實這副眼鏡的度數是比較不夠的,可是或許我的身體已經太過習慣這副眼鏡,我變得很難再去重新習慣另一副眼鏡。

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想把這一些東西換掉,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一但習慣一樣事物後,我忍耐的極限往往就會到達不可思議的地步。即便是我不喜歡這個東西,即使這個東西並不合用應該換一個更適用的,我還是會一直拖,因為我無法馬上去找一個新的東西來替代,因為會覺得眼前之物尚未到完全可丟棄的地步,而能找到一個讓自己十分心動想馬上換掉舊品的東西又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

有時候看著某些人的伴侶關係似乎也是如此,說他們真的十分彼此相互吸引麼?彷彿從來也不是如此。有時候兩人相處太過長久就已經變成一種相互依存的寄生關係,那其實是一種慢性毒,讓人以為脫離了這樣的寄生關係,就再也活不了了。為什麼還可以在一起,說穿了,在一起的條件往往只是太過習慣了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lvins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