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_31976.jpg傍晚吃魚的時候,由於一邊寫稿一邊吃東西,一不小心囫圇吞棗,一根魚刺硬是卡在喉嚨裡。


這根魚刺說粗不粗說細不細,而往往事情就是這樣最麻煩,細魚刺忍忍吞下去就好,粗魚刺如果卡住了那就非得找醫生夾出來,但是要粗不粗要細不細地卡在喉嚨,吞也吞不下去,粉討厭。

照我平時的老習慣(不過這是不對的請勿模仿),我吞了一口飯要把魚刺一起吞下去,不過並沒有成功,可能是因為這根魚刺略粗。

於是我Google了一下魚刺的解決之道,結果我居然看到以下這則新聞:


鱼刺卡喉花掉20万治疗费
顺德一女孩用土法自救引发动脉瘤,换血管切食管改造胃才救回一命
本报讯(记者严艳 谭伟山 实习生廖靖文 通讯员张玲玲)原以为卡到鱼刺喝点醋、吞些中草药就能“化骨”,没想到却一时疏忽险些招来杀身之祸!记者昨日从省人民医院获悉,顺德女孩小芳(化名)被鱼刺卡后出现生命危险,两次手术前后花费20多万元才捡回一条命!
即将出院的小芳,回想起两个月来“九死一生”的经历,这个高一在读的小女孩显得十分难过。不幸发生在7月17日。当天晚上,小芳吃饭时不小心将一条福寿鱼的鱼刺吞下,“当时还不知道被卡到,等发现时鱼刺已到了里面了”,小芳指了指腹部告诉记者。家人开始不以为然,让小芳吞了饭团、喝了醋想将鱼刺咽下去,但连续几天不见好转。家里人又照土法给小芳吃了一些中草药,但没想到一个星期之后,小芳开始肚痛难忍,出现了血便,接着又发烧,完全不能进食。
家人这才紧张起来,连忙将小芳送到镇上的医院治疗,经CT检查,医院诊断小芳为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建议其转往广州大医院手术。
血管被换食管被切
7月27日,小芳来到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就诊。医院发现小芳病情严重,立即召集心外科、胸外科的专家进行多科会诊。
该院主刀的专家告诉记者,小芳不慎吞下的鱼刺正好卡在了食管第二个狭窄处,由于未及时就医,鱼刺先穿透食管,再将主动脉穿透,进而形成慢性出血,形成了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随时可能破裂,患者时刻都有死亡的危险。”
紧急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后,7月28日省医心外科和胸外科联合实施首次手术。医生将小芳出现炎症坏死的主动脉血管切除掉,换了一根人工血管;接着再将坏死的食管切掉,“当时病人情况较差,只得先将切断的食管外置,然后冲冼胸腔,等二次手术再作处理。”
9月9日,胸外科的医生为小芳进行了第二次手术,“为了解决患者今后的吃饭问题,我们将患者的胃改造成管状,拉到颈部与上次外置的食管相连。”
迷信土法付大代价
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小芳终于康复出院,“但代价实在太大了!”省医胸外科的陈刚主任告诉记者,医院每年都时有鱼刺卡喉被耽误的病人。“有的病人送来处理过程中就大出血死亡了,有的病人侥幸活了下来却吃了不少苦头。”
陈刚主任指出,市民一遇到鱼刺卡住,第一时间要找医生求助,早期在五官科用镊子取出来就行,位置深入的话可用胃镜解决,如果周围组织出现炎症、病变,病人就随时可能致命了。为此,他提醒市民,切勿迷信土法,一定要及时就医。


我看完頓時覺得毛骨悚然啊~卡在喉嚨那根魚刺彷彿瞬間膨脹N倍,我擔心我不趕緊把刺取出,恐怕就會輕則化膿重則瀕臨死亡。

我開使用手指去挖我的魚刺,結果搞得一副要催吐的樣子,魚刺沒挖出來反而一直想吐,而且一嚥口水,魚刺又跑得深了一點,看來是沒法子挖到了。

後來我也沒法子了,心一橫乾脆就死到底吧,新聞上諄諄告誡不能吞飯我都吞了,再來乾脆就給它喝醋吧!於是我開始喝蘋果醋(還好我平時喜歡喝醋),喝了半碗感覺有略好一點,不過仍有異物感。

我放棄了將魚刺挖出來的念頭,因為感覺它已經越來越深,倘若它要給我穿腸破肚而出,我也沒輒了。

魚刺先生也有可能就這樣依附在我的食道裡一輩子。它不像平時常掉進我眼睛的睫毛,可以點點眼藥水沖走,我只能很鴕鳥式地假想,現在沒有感覺刺刺的了,我應該會活下去吧(泣~)。

下次如果吃到有魚刺應該要馬上吐掉不要逞強吞下去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lvins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